|
我市实现“中国好技术”零突破
访问人数:754 新闻作者: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27 11:02:25
|
|
6月28日,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主办的中国好技术及生产力促进奖颁奖大会,将在山东东营举行。由我市科技企业完成的“围岩稳定及隧道衬砌设计全能系统”等两个项目喜获2016年度“中国好技术”大奖,将赴山东领奖。
据推荐成果的兰州生产力促进中心介绍,“中国好技术”评选活动自2014年启动,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联合全国各级2599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联盟)相关机构和企业共同发起和开展,目的是把蕴藏在民间的好技术变成好产品,把好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让中国的好产品变成中国的好品牌,让中国的好品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中心共推荐4项目参评2016年度中国好技术,最终,兰州南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围岩稳定及隧道衬砌设计全能系统”项目和甘肃新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的“‘金种子E网通’农作物智慧育种软件平台”项目,从全国590项科技创新产品和可产业化技术成果中脱颖而出,经过了18位国内知名专家两轮严苛评审的考验,跻身108项先进实用、贴近民生的“中国好技术”之列。这两项技术实现了兰州地区“中国好技术”零的突破。这是什么样的技术,何以荣登“中国好技术”榜单? 、
一套系统解决围岩稳定计算世界难题
“围岩稳定及隧道衬砌设计全能系统”,是由兰州南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正高级工程师南振岐联合省内知名岩土工程老专家王胜利等人,自2008年起历经10年共同开发的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软件系统,解决了围岩稳定计算的世界性难题。
在隧道等岩石地下工程中,围岩塌方、岩爆、膨胀岩等是常见的地质灾害,围岩的稳定、安全对保证隧道安全尤为重要。目前,比较通行的计算方法,是在掌握施工当地的地质、水文等条件之后,通过有经验的专家反复试算、纠偏,设计出比较稳定的隧道拱形和支护厚度。而我市获得“中国好技术”的这项成果,能自动计算多因素影响下的围岩压力大小和分布,自动优化设计隧道拱形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支护厚度。这项技术使隧道施工实现了安全零事故、优质和绿色环保。“由于优化设计效率比同类设计程序提高400倍,施工速度加快1倍。在施工过程中,可平均节约四成混凝土、一半钢材和九成木材,节省资金约28.6%。”南振岐说,在省内一项人防工程的应用中,报告建筑面积37892平方米,节约资金4077.3万元,平均每平方米可以节约资金1076元。
南振岐表示,该项成果适用性广泛,在铁路、公路、冶金、煤炭、水电、水利、人防、国防等隧道、巷道、坑道、地道及地下拱形厂房、城市地铁、窑洞民居等都可应用。在施工中,应用与之配套的技术设备,即使是大型地下工程施工,也不必开挖整条路段,只需要在起始处开口放入施工设备,逆向从上向下施工,每掘开一米即做支撑,既安全又避免了道路长时间占用和资金浪费。这一技术及配套成果已应用于甘肃中建市政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甘肃人防工程设计研究院等企业的工程中。
围岩稳定是目前国内外尚未解决的研究重大课题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等著《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 一书指出:”围岩稳定分析理论……基础理论不成熟,失稳判据难以确定,思维方式禁锢,严重影响着围岩稳定性分析成果等价值”。同时指出:“解决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的普及应用问题,这无疑是一个长期又艰苦的过程,它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国内外各种围岩稳定分析方法,均不能有效指导工程实践,该成果解决了此项国际难题。
生产力中心作为我市为科技型企业服务的专业机构,对“中国好技术”评选工作高度重视,组织专人在兰州地区征集“好技术”,通过生产力时空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广泛宣传,并深入企业挖掘在兰“好技术”。经过积极的努力,在全省申报的10项中,兰州占4项,实现了兰州地区“中国好技术”零的突破。兰州晚报、兰州日报、甘肃新闻网、每日甘肃、中国青年网、新华网甘肃频道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喜讯。 |
|
|
|